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400-966-9516

周一至周五:9:00-18:00

政策解读 | 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纳入我国法规制度

分享:

公司资讯
  • 2020-11-30

  • 来源:瑞沃德

  • 浏览量:1916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历时一年整,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终于纳入我国法律,并于2021年4月15日实行。本法案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此法案的实施也明确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则,规定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同时,法律健全了各类具体风险防范和应对制度。针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安全,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武器威胁等生物安全风险,分设专章作出针对性规定。此外,还加强生物安全能力建设,从严设定法律责任。

1.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概念的产生是因为世间存在生物威胁或生物危害,即感染性生物因子形成的使人忧虑的、可能发生的严重危害,是人们避免或控制生物危害发生的要求。这些生物因子有些本身就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些是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而产生。

2. 威胁生物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当下,全球生物安全形势严峻,世界面临多种生物威胁,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疾病、外来物种入侵、生化技术缪用、生化武器攻击,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

20世纪50年代,环境污染导致的水俣病,侵害人类神经系统;2009年,H1N1猪流感,造成6000余万人感染,27万余人住院治疗;2014年,埃博拉病毒,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16年,寨卡病毒蔓延至全球41个国家,患者超过150万人……时间进入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生物安全的警钟。

3. 如何避免生物安全危害?

有些生物因子本身就存在于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着自己的地位和特征,有独特的保护自己能力,千万不要看小任何生物,不然的话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尊重自然,尊重每一位生物,不要因为自己的强大而肆意妄为。和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才能营造和谐的局面。

另外一些则是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而产生。主要包括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以及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以及实验室设备的正确选用。这就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病原微生物、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材料或寄生虫时应该严格注意。为确保实验对象不对人和动物造成生物伤害,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在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守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所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

因此为了更好的防控生物危害,落实生物安全国家政策,助力生物危害因子研究。瑞沃德最新推出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M1324R,此款设备标配24×1.5/2.0mL气密性转子,并有三种不同规转子可选。这四款转子都可以进行高温灭菌操作。其中气密性转子用于离心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潜在的感染性样品(如血液样品),放射性样品,主要是防止离心管以外破碎造成气溶胶外泄污染而设计的。